网站标识码:6302230002 主办单位:竞技宝APP
青公网安备 63022302000103号 备案号:青ICP备16000286号-1
索 引 号:20200508-195919-129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竞技宝JJB官方下载 | 公文时效:是 |
主题分类: | 发布日期:2019-09-20 |
一、基本情况
2019xzrqjzlw确定丹麻镇补家村等22个村开展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惠及6280户25032人。22个示范村计划投资3360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2860万元,县财政资金500万元。拟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0座1953平方米、群众文化活动场所22处30473平方米、实施村道硬化、村庄绿化、太阳能路灯安装、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360万元,其中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省级资金286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00万元。
三、项目建设期限
2019年度
附件:xzrqjzlw2019年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19年9月17日
xzrqjzlw2019年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2019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根据海东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市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新农办〔2019〕15号)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以乡村振兴为总体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建设理念。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统筹整合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建设宜居宜业的高原美丽乡村。
二、目标任务
2019年,全县实施22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详见附件1)。
三、资金安排
2019年,省级财政安排286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全县22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每村补助130万元,县级安排补助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村庄大小和建设需求进行统筹安排,全力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详见附表2)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整治村庄环境。各乡镇、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xzrqjzlw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xzrqjzlw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持续改善建设村人居环境。充分发挥乡镇、村委等基层组织作用,全面消除村域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依法拆除侵街占道、私搭乱建的违法建设,以及有碍观瞻的简易旱厕、简易棚圈和乱搭乱建设施。全面清理积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秸秆、白色污染和枯枝杂草等,完成村内废旧设施和老旧广告牌等设施拆除清理工作;结合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重点对村头巷尾、房前屋后、村庄沟渠、乡村道路两侧等各类陈年积存垃圾进行集中清除。全面清理建设村“牛皮癣”,严禁乱扯乱挂、乱涂乱画。推进建设村垃圾处理全保洁、全收集、全处理,配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完善“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制度,督促村民做好责任区域卫生保洁建立,健全“户集、村收、乡镇集中处理”的村庄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二)补齐突出短板。各乡镇、相关部门要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整合行业部门项目和资金,全面提升建设村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水平,加快补齐“水、电、路、网、讯”等设施建设短板。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路灯、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高建设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加快电网改造升级,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电子商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鼓励建设养老机构、老人日托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提升农村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快递便民服务网点、连锁便民店等设施。按照“厕所革命”要求和农村公共厕所标准规范,在公共场所或人流集聚地点建设公共厕所,并有序推进农牧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
(三)提升村庄品味。坚持绿化美化亮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设计,统筹安排实施。建设村要充分利用村庄公共空间和闲置空地,以当地乡土乔木为主,建设村民休闲绿地和花架亭廊,并配套设置儿童活动设施、休息座椅、户外健身器材等,推动村内生态环境与村民健康良性发展。村内主要道路要合理配置亮化设施,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有效解决农牧民夜间“走盲路”的问题。
(四)改善村容村貌。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和科技局要做好沟通协调,在建设村结合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等项目,积极打造体现乡村风格、地域特色的特色民居和乡村建筑,有效传承传统建筑文化,保持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重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惬意乡村生活图景,唤醒乡村文化记忆,留住心中的“乡愁”。
(五)加快产业发展。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因势利导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利用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和农业传统体验游,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推进绿色农业新业态发展,将农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低收入户增收达标。
五、工作要求
(一)分类指导建设,分阶段按标准创建。各乡镇要配合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全面完成建设村村庄规划编制或修编,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经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审查并报市领导小组备案后,按规划组织建设。村庄规划要统筹安排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和建设时序,综合分析各个建设村现状情况和工作基础条件,按照《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青海省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海东市高原美丽乡村指导意见》,区分“示范引领类、融入城镇类、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稳定发展类和撤并搬迁类”,因村施策,分类制定建设实施方案,不搞大广场、大门楼和统一拆除更换围墙等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以美丽宜居为创建目标,根据现状条件和投入水平,分年度分阶段安排建设项目和年度创建目标,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大幅提高,将建设村打造为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乡风文化繁荣的美丽宜居村庄。
(二)加强项目统筹,提升建设效果。各乡镇、相关单位要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积极整合各类涉农涉牧项目资金,结合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村振兴示范、农村污水治理试点、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传统村落保护、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提升乡村建设效果和品质。
(三)加强沟通协调,确保结对共建取得实效。2019年,省市安排8个省直单位、中央驻青单位、驻军单位、省级企事业单位和17个市直单位、驻市单位和市级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高原美丽乡村(详见附件一)。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与结对共建单位和有关扶贫定点单位沟通协商,积极开展双向对接,进一步加大项目协调和资金实物投入,扎实有效开展结对共建工作。
(四)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建设成果。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标准,落实管护资金,建立稳定的管护队伍,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保障高原美丽乡村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污水一体化治理的统一管理体制,有条件的村庄探索县财政给予补助、村民适当付费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县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加强工作协调,切实做好各类涉农项目统筹整合和政策配套衔接,按照细化、亮化、具体化、项目化的要求,按时间节点抓好组织实施、做好进展统计。各乡镇要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相应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建设措施。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完善监管措施,引导动员村民踊跃参与到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认真组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定点帮扶责任单位的帮扶作用,强力助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加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档案资料,形成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县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大对建设资金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和审计,坚决防范和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做好资金管理和使用。
(二)强化统筹整合,加大投入力度。在落实县财政配套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形成政府主导、
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切实做好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的统筹整合,按照“渠道不乱、捆绑使用、统筹安排、用途不变”的要求给予集中支持,确保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同时,要落实各类惠农政策,摸索创新投入方式,补充完善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购买服务并引进社会资本,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相关部门要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资金分配、项目安排上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倾斜,各结对共建单位要继续加大结对共建帮扶力度,确保帮建效果。
(三)强化激励引导,共建美好家园。各乡镇、各建设村要探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共同缔造“五共”机制,按照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理念和方法,激发村民参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鼓励村民积极投身乡村规划、风貌设计、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和设施维护。广泛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做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农户、美丽家庭等评选活动,促使村民群众的观念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从传统的决策者、包办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和激励者。
(四)强化社会治理,促进乡风文明。扎实推进建设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党支部作用,引领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村务公开的民主监督管理制,强化村民主体自治功能。建立健全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并有效发挥作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持续推进城乡结合地区公共安全隐患整治,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户”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强化项目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加强规划管理,对规划建设的内容要严格审核把关,切实做到规划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加强工程管理,由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牵头筛选出建筑施工单位及建材供应商,严把工程质量,做到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严格资金管理,对省上下达、项目整合以及共建帮扶等资金,由县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根据建设进度分期拨付,原则上项目建设资金不得突破建设计划。
(五)强化宣传动员,营造共建氛围。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县委宣传部、广电局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及典型经验。各乡镇要通过召开动员会、现场推进会等途径,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创建活动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率,形成浓厚的建设工作氛围。县委组织部、重点工作督查室、监察等单位要通过定期督查或抽查等方式,加大对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力度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县审计、财政、住建等单位要加大对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和质量安全。
(六)强化督查检查,严格考核验收。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适时开展督查检查,调度项目进展情况。要建立科学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体系,合理确定考核指标、规范考核程序。要建立结对共建激励机制,将结对共建成效纳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范围,并将考核验收成果列入各县直结对共建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落实考核制度,重点对建设村环境整治效果、领导重视程度、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培育、村级民主管理等进行考核,凡是因责任落实、督促指导、监督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建设村整体效果不明显、项目质量不达标、群众意见较大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附件:1.xzrqjzlw2019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及共建单位一览表
2.xzrqjzlw2019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及资金分配表
xzrqjzlw2019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庄及共建单位一览表
序号 | 乡镇 | 村名 | 省级结对帮扶单位 | 市级结对帮扶单位 | 备注 |
2 | 五十镇 | 拉洞村 | 省科学技术厅 | ||
3 | 保家村 | 省司法厅 | |||
4 | 东沟乡 | 龙一村 | 青海机电国有控股有限公司 | ||
5 | 昝扎村 | 省文化和旅游厅 | |||
6 | 哈拉直沟乡 | 杏元村 | 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
7 | 费家村 | 省委政法委 | |||
8 | 台子乡 | 楼子滩村 | 省社科院 | ||
9 | 五十镇 | 桦林村 | 市邮政管理局 | ||
10 | 西山乡 | 王家沟村 |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海东分公司 | ||
11 | 邵代村 | 市无线电管理处、市信访局 | |||
12 | 东和乡 | 克麻村 | 人保公司海东分公司 | ||
13 | 巴扎乡 | 元甫村 | 海东公路总段 | ||
14 | 五峰镇 | 海子村 | 青海移动通信公司海东分公司 | ||
15 | 加定镇 | 下河村 | 市国税局 | ||
16 | 蔡家堡乡 | 包刘村 | 市统计局 | ||
17 | 麻莲滩村 | 市地税局 | |||
18 | 南门峡镇 | 东沟村 | 市税务局、市政府法制办 | ||
19 | 古边村 | 市消防支队 | |||
20 | 林川乡 | 峡门村 | 市残联、市总工会 | ||
21 | 塘川镇 | 周家村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东分行 | ||
22 | 黄家湾村 | 市烟草专卖局 |
xzrqjzlw2019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及资金分配表
序号 | 所属乡镇 | 村名 | 户数 | 人口数 | 是否为贫困村 | 主要建设内容 | 资金投资 | 备注 | |||
村级综合 服务中心 | 群众文化活动广场 | 其他 | 省级专项资金(万元) | 县级配套 (万元) | |||||||
1 | 丹麻镇 | 补家村 | 400 | 1484 | 否 | 广场面包砖932平方米 | 道牙2250米、路灯100盏、绿化1760平方米、长廊4间、村庄环境整治。 | 123 | 20 | ||
2 | 五十镇 | 桦林村 | 136 | 506 | 否 | 54平方米 (续建二间) | 挡墙290米、路灯110盏、水厕所47.17平方米、三轮垃圾车1辆、垃圾箱10个、村庄环境整治。 | 115 | 25 | ||
3 | 拉洞村 | 81 | 356 | 否 | 118.8平方米 (续建三间) | 广场硬化1635平方米、面包砖1394平方米。 | 绿化243平方米、道牙76米、长城墙80米、长廊1座、路灯30盏、村庄环境整治。 | 137 | 20 | ||
4 | 东沟乡 | 龙一村 | 342 | 1442 | 否 | 298平方米 (上五下七) | 广场硬化125平方米、面包砖615平方米。 | 长廊1座、路灯50盏、绿化100平方米、长城墙165米、挡土墙81.2米、村庄环境整治。 | 187 | 20 | |
5 | 昝扎村 | 528 | 2069 | 否 | 60平方米 (续建二间) | 广场硬化420平方米、面包砖656平方米 | 挡土墙29米高1.5米、旱厕16平方米、围墙41米、长城墙60米、长廊、土方平整400平方米、村庄环境整治。 | 127 | 20 | ||
6 | 哈拉直沟乡 | 杏元村 | 330 | 1162 | 否 | 298平方米 (上五下七) | 广场面包砖1460平方米 | 舞台50.3平方米、长廊1座、长城墙76.2米、绿化、路灯15盏、文化墙51.4平方米、村庄环境整治。 | 145 | 35 | |
7 | 费家村 | 490 | 1741 | 否 | 广场面包砖2254平方米 | 绿化672.8平方米、长廊1座、铁艺围栏29米、长城墙90米、土方276立方米、石桌3套、铁艺长凳11个、村庄环境整治。 | 121 | 25 | |||
8 | 台子乡 | 楼子滩村 | 402 | 1625 | 否 | 126.4平方米 (上二下二) | 广场硬化829.5平方米、面包砖1336.2平方米 | 太阳能路灯48盏、木制座椅6个、围墙76米、六角亭1座、绿化993.5平方米、村庄环境整治。 | 116 | 35 | |
9 | 西山乡 | 邵代村 | 448 | 1877 | 否 | 298平方米 (上五下七) | 广场硬化、面包砖。 | 挡土墙、绿化、长廊、长城墙、排水沟、村庄环境整治。 | 184 | 30 | |
10 | 东和乡 | 克麻村 | 375 | 1497 | 是 | 村大门1座、农户大门86合、土改砖1500米高2.1米、护坡87米高3.8米、粪坑40个、道路补修400平方米、村庄环境整治。 | 126 | 25 | |||
11 | 五峰镇 | 海子村 | 110 | 473 | 否 | 整合到易地搬迁项目中实施 | 130 | 0 | |||
12 | 塘川镇 | 黄家湾村 | 317 | 1363 | 否 | 298平方米 (上五下七) | 彩绘110米、六角亭2座、长廊8间、长城墙340米、绿化3000平方米、太阳能路灯41盏、村庄环境整治。 | 139 | 25 | ||
13 | 塘川镇 | 周家村 | 238 | 976 | 否 | 维修 | 广场面包砖819.6平方米。 | 太阳能路灯37盏、村标一座、土改砖600米、粉饰2500平方米、长城墙30米、国旗台1座、绘画80平方米、绿化642.4平方米、垃圾桶260个、村庄环境整治。 | 118 | 20 | |
14 | 蔡家堡乡 | 包刘村 | 223 | 936 | 否 | 广场硬化840平方米、面包砖480平方米。 | 长廊6间、长城墙165米、路灯80盏、绿化50平方米、六角亭1座、村庄环境整治。 | 102 | 20 | ||
15 | 南门峡镇 | 东沟村 | 373 | 1583 | 否 | 298平方米 (上五下七) | 广场硬化1536平方米、面包砖1472.1平方米。 | 绿化1608平方米、路灯46盏、座椅9个、六角亭1座、村庄环境整治。 | 168 | 35 | |
16 | 古边村 | 334 | 1286 | 否 | 广场硬化1260平方米、面包砖967.5平方米。 | 座椅12个、绿化177.9平方米、长廊3间、护坡112.5平方米、路灯80盏、村庄环境整治。 | 103 | 25 | |||
17 | 林川乡 | 峡门村 | 264 | 957 | 否 | 广场硬化1920平方米、面包砖580平方米。 | 路沿石72米、挡墙26米、长城墙28米、路灯91盏、绿化300平方米、树池10个、椅子10张、村庄环境整治。 | 104 | 15 | ||
18 | 五十镇 | 保家村 | 162 | 641 | 否 | 广场硬化1280平方米、面包砖1000平方米。 | 路沿石84米、围墙14米、旱厕一座22.16、路灯62盏、绿化1200平方米、椅子7张、六角亭1座、村庄环境整治。 | 103 | 20 | ||
19 | 加定镇 | 下河村 | 110 | 453 | 否 | 广场硬化420平方米、面包砖875.1平方米。 | 路灯43盏、座椅5个、挡墙134立方米、土改砖160米1.5米高、粉饰6000平方米、村庄环境整治。 | 122 | 20 | ||
20 | 西山乡 | 王家沟村 | 235 | 1130 | 否 | 103.3平方米 (续建三间) | 广场硬化135平方米、面包砖463平方米。 | 绿化40平方米、道牙30米、防城墙30米、长廊一座、文化墙51.4平方米、舞台45平方米、挡土墙51米高3.5米、村庄环境整治。 | 121 | 20 | |
21 | 巴扎乡 | 元甫村 | 67 | 271 | 否 | 广场硬化420平方米、面包砖407.8平方米。 | 绿化105.1平方米、路灯55盏、座椅4个、围墙36.6米、网片围栏5000米、村庄环境整治。 | 137 | 20 | ||
22 | 蔡家堡乡 | 麻莲滩村 | 315 | 1204 | 否 | 广场硬化2060平方米、面包砖880平方米。 | 长廊6间、道牙108米、护坡40米、长城墙248米、路灯62盏、村庄环境整治。 | 132 | 25 | ||
合计 | 6280 | 25032 | 2860 |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