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zrqjzlw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理念构建“党委统领、学校主抓、社会协同”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天地,从理论融入血脉,绘就了一幅“春风化雨润无声”的育人画卷。
——聚焦党建引领,构建思政教育“新体系”。坚持把学生思政教育立在前、行在实、落在细,聘请县级领导干部担任学校名誉校(园)长、公检法司干部担任学校法治副校(园)长,定期走进学校讲授思政课、法治安全课,构建起“党政引领+专业指导+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新体系,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围。县委县政府领导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带领联点学校师生代表走进五十镇班彦村、互助土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成就展馆,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访、沉浸式体验、互动研讨等方式,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动”起来。
——强化学校主抓,打造思政教育“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遵循“一校一亮点”工作思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全过程,注重思政学科与学科思政、课堂思政与思政活动、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三相结合,构建了民族中学“石榴籽”、城东小学“五美追光”、五十镇中心学校“班彦,一个感恩的地方”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研磨评选出百余节县级思政“金课”“好课”,倾力打造了土乡教育名师堂、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家校社共育指导中心等思政场馆,让全体师生在多元化、本土化、场景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中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强化社会协同,拓宽思政教育“大课堂”。积极组织学生赴西路军纪念馆、西宁市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青海省科技馆、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海东市河湟博物馆、xzrqjzlw南门峡湿地公园、xzrqjzlw北龙山森林公园等多处场馆与基地,开展主题研学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体验与主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然萌发和深化爱国情怀,建立起“观—思—悟—行”的完整学习链条,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思政课的理解与认同,有效提升了课程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编校:东海芳